住,是决定现代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。台达十余年来打造超过二十栋绿建筑,让居住成为一种响应环保要求的最佳入门方式。每栋风格独具的绿建筑,不仅运用先进科技和独特设计,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,更与周遭的绿色植栽和自然生态系,共构出一幅友善环境的城市景观,让你我每日穿梭的工作和生活空间,更环保也更永续。
绿色生活之
设计提案
自2006年于台南科学园区建立首座绿建筑,台达即承诺未来所有新设厂办,都必须依循绿建筑理念建造,到了2020年,台达已在全球自建及捐建了28栋绿色建筑,以及2座绿色数据中心。
多年来,台达绿建筑节能绩效一路从30%、50%、70%,逐步提升到接近“净零耗能”(Net Zero)。顺应每栋建筑物的环境特色,先以被动式设计降低耗能需求;再将其高效率产品投入其中。不只独善其身,这些年,台达陆续捐建多栋校园及公益绿建筑、举办太阳能建筑竞赛、策划大型展览、发行《跟着台达盖出绿建筑》书籍及微电影、还受邀至联合国气候会议分享经验,以诸多倡议方式推广绿建筑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中达低碳住宅
人人尽说江南好,游人只合江南老。这是2011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“垂直村落”,在苏州同里湖畔实地建设的住宅,如波浪般的折线外形,巧妙地创造出明与暗的阳光房与自遮阳,搭载台达智能楼宇系统,和于自然,诗意栖居。

高雄那玛夏民权小学校园
2009年重创南台湾的“莫拉克风灾”后,台达协助高雄那玛夏民权小学原乡异地重建新校园。将传统文化结合节能科技,打造兼具学习和避难功能的环境友善空间。新校园更结合台达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储能设备,进化为全台第一座达“净零耗能”的校园建筑。

台达美洲总部大楼
沐浴在加州阳光下的美洲区总部大楼,地下有容量14万加仑的储水槽,铺满屋顶的太阳能板,每年可贡献上百万度绿色电力,还以独特的地源热泵调节室内温度,省下六成的空调用电需求。

2008年5月12日,汶川8.0级大地震,让世人见识到自然灾害的无情,也摧毁了绵阳市杨家镇小学的校舍,数百名儿童的学习面临困境。台达捐资1000万元,采用2009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,一等奖作品“蜀光”,为受灾师生建设新校园。
当年竞赛以“阳光·希望”为题,面向全球征集以重建杨家镇小学为主题的优秀设计作品。最终,山东建筑大学团队的作品“蜀光”从全球194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。
2011年,“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”以焕然一新的全校式绿色校园面貌正式启用,校园中处处透露着绿色建筑的环保舒适与节能智慧。

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屋顶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,提供师生生活用水;并以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净化生活污水,用于绿化灌溉。

运用大量“被动式”设计:底层架空、通气孔、天窗自然采光,减少当地气候带来的闷热与潮湿感,增加自然照明。经过实测,室内温度可降低1~3℃,相对湿度可降低10~30%,室内光照度可提高70~200lx,大大增加了环境舒适感。

台达志愿者持续关怀,定期到学校开展能源教育活动,带领学生认识绿色建筑,学习环保节能知识。